績效管理與工作分析、薪酬體系、招聘培訓的關系,你知道嗎?
發(fā)布時間:2024-3-8 11:03:11 瀏覽:554
績效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其他環(huán)節(jié)之間的關系非常緊密,績效將其他人力資源工作聯(lián)結在一起,具體如下:
圖片
績效管理與工作分析
工作分析為績效管理提供了基本依據(jù),通過分析,可以確定一個職位的工作職責以及所提供的重要工作產(chǎn)出,據(jù)此制定對該職位進行評估的關鍵績效指標,按照這些關鍵績效指標確定對該職位任職者評估的績效標準。
總之,職位特點決定績效評價所采用的方式,職位描述會直接影響績效,是績效指標設定的基礎。
因此,如果把員工職責重點工作納入績效管理中,只要員工完成崗位職責就完成了績效工作,可以避免傳統(tǒng)績效只考核重點而忽視過程的尷尬,從而從績效的角色推進組織管理水平上一個臺階。
圖片
績效管理與薪酬體系
目前制定薪酬體系的比較盛行的原理是3P模型,即以職位價值決定薪酬(Pay for Positio)、 以績效決定薪酬(Payfor Performance)和以任職者勝任力決定薪酬(Pay for Person)的有機結合。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績效是決定薪酬的一一個重要因素。
但是,在不同的組織中,對不同性質的職位,在不同的薪酬體系中,績效所決定的薪酬成分和比例有所區(qū)別。
通常來說,職位價值決定了薪酬中比較穩(wěn)定部分,而績效則決定了薪酬中變化的部分,如績效工資、獎金等等。
圖片
績效管理與人員招聘選拔
在人員的招聘選拔過程中,我們主要是對人的“潛質”和“顯質”進行評估。現(xiàn)在我們所采用的各種人才測評手段,包括紙筆形式的能力測驗和個性測驗、行為性面談以及情境模擬技術等測評方法,主要是針對人的“潛質”方面進行的。
其側重于考察人的一些潛在的能力傾向或性格與行為風格,并以此來推斷人在未來的情境中可能表現(xiàn)出來的行為特征。
而績效評估則是對人的“顯質"的評估,側重考察的是人們已經(jīng)表現(xiàn)出來的業(yè)績和行為,是對人過去的表現(xiàn)的評估。
圖片
績效管理與培訓開發(fā)
績效管理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解目前人們績效狀況中的優(yōu)勢與不足,進而改進和提高績效,因此培訓開發(fā)是在績效評估之后的重要工作。
績效評估連同工作分析一起,對于實現(xiàn)有效的雇傭前培訓是必須的。這樣,績效評估就可以幫助雇員進行決策,是否改變自己的職業(yè)選擇。
如果說雇員意識到,盡管自己接受了能力等培訓,但工作表現(xiàn)仍不令人滿意的話,那么就應該尋求職業(yè)的改變。
這可以是內(nèi)部的( 如工作轉換),也可以是外部的( 如調到其他組織)職業(yè)的重新選擇。